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05大纲解读和复习建议(理生物)(2)
来源:fjsedu.com 2005-10-28 9:49:52 【字体:小 大】

备考建议

  夯实贯通基础重视图表实验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其实,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复习是对先前学习的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分析,复习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的一个过程。因此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

  针对新考纲的变化,以及复习的进度(现在离高考还有一百多天,很多学校的高考复习已经进行到第二轮),专家提出如下复习策略:

  建立新复习模式

  考生的复习思想和方法应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手段在不断变化,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以能力考查为主导,是当前高考的基本理念,也将会是高考永恒的主题。旧的复习方法是:机械记忆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被动做题多,总结规律少。机械记忆,被动做题不符合新高考精神,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过不了能力和素质的高考关。更新复习观念,建立新的复习模式则应着力于对知识的整理加工,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复习的特点是要"温故而知新","故"不是简单重复已学过的旧知识,更重要的是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即掌握概念,构ㄖ锻缣逑担⒅赝夹巍⑼急淼难埃⒅匮Э浦涞纳福厥邮笛榈难埃⒅厣缁崛鹊阄侍猓⒅乩砺哿凳导省?br />
  常见的复习方法有:联想法、比较法、归类法、图形法、表解法、实验法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重难点和疑点进行加工处理,从不同侧面加强认识,找出知识点间的共性和个性,达到灵活掌握知识的目的。

  把握主干知识

  考生应落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夯实基础,如生物学科六大主干知识:细胞的增殖、光合作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上知识是教学大纲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范围,考生一定要掌握。

  复习阶段要着重培养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应以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量多并非一定能取胜。

  针对高考考试重点向学科主干知识集中的特点,专家建议对按照专题来进行的第二轮复习,时间可适当延长。老师除按知识体系讲解专题外,可以增设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中心和出发点构建知识联系和知识网络的专题。如细胞增殖专题、光合作用专题、神经体液调节专题、遗传定律专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专题、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生长专题等。对于每一个专题,可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巩固基础,强化重点,挖掘联系,构建网络,明确考点。

  重视生物实验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学生最好独立完成高考大纲所规定的实验项目,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样题节选

  例1: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答案](二)实验步骤:(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例2: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为模板,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2)整合后,它按照______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______为模板合成,并进而通过______过程合成病毒蛋白。(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

  [答案](1)RNA,逆转录,DNA(2)碱基互补配对,DNA,mRNA,翻译(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要的原料、能量、酶等。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